江苏省盐城市公安局亭湖分局东城派出所“盐之e警”综合服务中心,办事群众在智能机器人上了解所办事项内容。(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政务服务中心“G60科创走廊九城市‘一网通办’综合服务窗口”。(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在浙江省平湖市行政服务中心,市民正在办理长三角异地购房公积金提取业务。 彭建伟 摄
11月10日,国家发改委发布《长三角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建设三年行动方案》,提出到2025年,长三角区域资源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行政壁垒逐步消除,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基本建立。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是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一个典型代表。近年来,长三角地区在经济、社会、科技等多个方面加强协调协作,异地结算、跨省通办、一网通办、一窗办理……越来越多的政务服务举措让长三角越走越近、协同发力、融合发展。
一张卡走遍长三角 居民享受更多同城待遇
11月13日,在浙江省杭州市工作的刘女士来到杭州图书馆,在文学类借书区选了一本小说。在图书馆的自助借书机前,她掏出“长三角社保卡”,轻点屏幕上的“借书”按钮,按照操作流程,不到一分钟就完成借阅。
刘女士的老家在江苏省南京市,在杭州工作期间,她实实在在体会到了“长三角一卡通”的便利。“只要是长三角地区,不管在哪座城市,都可以一卡通用。不仅能异地借书,还能乘公交,去公园、博物馆以及就医。”
一张卡走遍长三角,多项公共服务一卡通办,这让长三角三省一市的居民实实在在享受到了“同城待遇”。今年10月1日起,《推进长三角区域社会保障卡居民服务一卡通规定》正式施行,长三角社保卡一卡通在跨省交通出行、旅游观光、文旅体验、医疗保障等更多领域实现了共认共享。
医疗保障是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事项,也是长三角公共服务一卡通办中的重要内容。早在2018年,长三角地区就在全国率先试点异地就医门诊费用直接结算。从首批9个试点地区开始,覆盖区域不断扩大、内容也日益丰富。如今,这项业务已经完全覆盖长三角地区所有城市,彻底结束了居民异地就医两地奔波的烦恼。
“我在上海治腿疼,用江苏的社保卡就能直接在上海医院刷卡,很方便的。”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的李女士退休后与儿子一家定居上海,前几天突发腿疾住进了上海的医院。本以为需要自费或带着发票回江苏才能报销,没想到现在异地看病也能直接走医保报销。
同样享受到这一便利的还有浙江省平湖市当湖街道的居民张先生。张先生因患有食管癌,需要长期前往上海市胸科医院治疗。如今他凭着一张平湖的社保卡就能在上海的医院享受“结算即报”的红利,且每次报销的比例和平湖是一样的。不仅减轻了个人资金垫付的压力,也不用来回奔波报销医药费。
“我们与长三角政务服务平台进行深度对接,依托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以及全国社会保障卡服务平台,已实现使用一卡通跨省社保业务转移等数据互通互认。”平湖市人力社保局信息化管理科科长邵亮说,除了医保,目前平湖市正在进一步拓展“一卡通”应用范围,在完善社保卡在人社领域95项应用落地的基础上,增加了退役军人事务局“在职伤残人员抚恤金”等10项补助,目前还在开展推进平湖市博物馆新馆“一卡通”刷卡应用等工作。
数据显示,目前,长三角“民生一卡通”已加载21项服务功能,138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长三角一网通办。“多卡集成、多码融合、一码通用”,依托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以及全国社会保障卡服务平台,长三角区域实现各项公共服务数据共享和标准统一互认。根据相关文件,下一步,长三角地区三省一市还将共同推进数字长三角建设,促进长三角一卡通和长三角“一网通办”融合发展,扩大电子社会保障卡等电子证照应用领域,推动与全国其他地区的互通互认,不断提高长三角区域公共服务的“同城化”便捷性。
区域一体互认共享 “多地跑”变“一窗办”
破除区域行政壁垒、建立统一开放的市场是推动资源要素自由流动的重要一环。跨省通办、线上审批……近年来,长三角地区有关部门通过优化行政流程、构建一体化的服务体系,让企业办事更便利。
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是起于上海市松江区,覆盖浙江嘉兴、江苏苏州、安徽芜湖等9个长三角城市的高新企业集群。为了带动区域科创要素流动和企业发展,长三角G60科创走廊通过“一网通办”,打造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生态,实现9个城市89个综合服务通办专窗全覆盖,跨区域可办理事项数量超过178项。
今年上半年,上海云康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负责人王先生想把公司从上海市青浦区迁移至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但是受疫情影响无法亲自去吴江区现场办理有关业务,于是他打电话到吴江区行政服务中心咨询,得到的答复是,这项业务可以在青浦、吴江任意一地的政务服务中心办理。仅一个工作日,王先生就顺利完成了企业迁移变更、税务迁移、银行开销户等一系列业务。
互认共享、高效一体,在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打破的不仅仅是线下的行政壁垒。为了更好地服务企业,长三角G60科创走廊覆盖的9座城市还推行了企业服务云一体化区域全覆盖,整合9座城市网上政务平台上的企业服务内容,建立统一的线上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企业服务云板块。通过企业服务云对企业需求进行汇总归集,智能分类推送至相关政府部门,并进行大数据分析,形成企业需求动向分析报告及政府服务改进建议。
在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之外的其他长三角城市,面向企业的政务服务也实现了“跨省办”“一窗办”“指尖办”。
“去年3月,我当时还在上海宝山,抱着试一试的心态,通过‘跨省通办’业务,在网上向江苏省太仓市递交了注册企业的相关资料,真的没有想到,第二天就收到了太仓市行政审批局寄来的营业执照……”上海市的私营企业主丁先生提起“跨省通办”赞不绝口。
江苏省太仓市行政审批局局长蔡健介绍,早在2018年12月,太仓市就根据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秉持“不破行政隶属、打破行政边界”创新理念,主动与上海各个板块部门对接,以个人与企业高频需求为导向,集成推进沪太两地政务服务事项一体化、同城化。截至目前,该市“一网通办”平台已办理业务达14万余件。
当地域界限、技术壁垒被打破,“数据跑腿”的速度还能更快。蔡健表示,今年以来,太仓市已推行跨省智能自助服务和“掌上微平台”服务,长三角区域内39项个人事项可跨区“自助办”、高频事项可进行“指尖办”、异地开办企业可全流程“线上办”。从“跨省通办”到“跨省即办”再到“跨省秒办”,“区域一体化”政务服务正不断取得新的突破。
异地通检联动接卸贸易通关无缝衔接
11月10日下午,一批即将出口的货物在安徽省安庆港办理完手续,装船驶向上海洋山港。到达洋山港后,货物无需再进行转关申报和仓储停留,即刻搭载远洋货轮离境。整个过程无缝衔接、快速便捷,不仅提高了运输时效,还给出口企业降低了物流成本。
这批货物,是安庆港与洋山港之间首批以一体化方式通关的货物,标志着安庆港—洋山港“联动接卸”监管模式的正式运行。所谓“联动接卸”,是指货物经安庆港、洋山港进出口,仅需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安庆及周边地区企业的进口货物,在洋山港办理完报关手续,经专线抵达安庆港后可直接提离;从安庆出口的货物,在安庆港办理完手续,也能直接去洋山港搭载远洋货轮。中国外运安徽有限公司安庆分公司副总经理马剑表示,新监管模式下,两港视同一港,通关更加便利,极大提升了进出口的及时性,促进了安庆外贸企业的业务发展。
“联动接卸”“通关一体化”是近年来推动长三角港口群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举措。不仅是安庆,长三角地区的其他众多港口都陆续与上海的港口实现了“联动接卸”、点对点直航、一个窗口办理等。上海组合港管委办主任徐国毅表示,以前,一艘外籍船舶从沿海航行至长江沿线港口,需要分别向两家不同的引航机构提出申请,个别港口甚至同时存在多个同类管理部门。外地外贸企业为快速通关,往往选择成本较高的公路运输方式将出口货物运至上海。现在都是一个平台管理,数据也实现了共享,企业无需再两头跑了。
不仅是海运通关更加便捷,长三角还在各个城市推行船检一体化,极大地方便了船民。今年夏天,苏皖船检一体化工作站在江苏省泰州市挂牌成立,这是全国首家由两省共同设立的营运船舶通检互认工作站,可以为安徽、江苏两省的过往船舶提供一站式检验服务。两地检验结果互认,船舶可以就近选择船检机构申请检验,减小了燃油消耗、空船营运损失等。
“当天停靠当天检验,一个小时就检验完了,这样的速度以前想都不敢想!”上个月,归属于安徽省安庆市地方海事局的“金勇58518”号船因运输业务途经泰州市,恰好赶上船舶年检临近截止时间。赶回去还要好几天,船主徐成友有些焦急,得知泰州市可以异地船检,这下解决了问题。“我去年仅把船开回安庆年检就花了一个星期时间。这次在苏皖船检一体化工作站年检,不光油费开支节省下来了,而且省下来的时间还可以多跑一趟货,相当于多赚好几万。”徐成友说。
苏皖船检一体化工作站负责人吴晓卿介绍,工作站建立以来,已累计完成船舶检验668艘。两省船舶在经过泰州大桥附近水域时,只要提前申请,就可靠泊过来“顺道”完成检验,不仅提高了船检工作效率,缩短相关船舶的检验及发证时间,也降低了船舶营运成本。
水运、海运是长三角贸易往来的重要支撑,优化水运海运中的各项行政服务,精简办理流程,无疑进一步推动了长三角地区的贸易发展。根据最新发布的《长三角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建设三年行动方案》,长三角地区将持续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建立健全长三角区域内直属海关一体协同工作机制,深化货物转运、查验、保税监管等领域一体化改革。深化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推动“单一窗口”服务功能由口岸通关向口岸物流、贸易服务等全链条拓展。未来的长三角,将实现更高水平的协同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