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工作报告提出,要在更大范围整合运用监督力量,提升基层纪检监察机关监督能力。今年以来,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纪委监委积极推进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建设,通过有效整合监督力量,将监督触角延伸到最基层。
整合监督力量,推动村级监督规范化。一是建立“三合一”机制。淮阴区纪委监委实施村纪检委员、村监察信息员、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三职“一肩挑”,对村级党务、村务、财务监管等情况进行专职监督,有效整合了基层监督力量,目前全区259个村居已全部配齐纪检委员。二是规范选配程序。由村党组织提名村纪检委员人选,经镇街党(工)委考察研究后提交村党员大会或党员代表大会选举,选出的村纪检委员同时聘为村监察信息员。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则是在村居换届选举时,由村党组织提名并通过既定程序选任。三是明确工作职权。区纪委监委、区委组织部、区农业农村局等部门联合出台《规范村纪检委员工作职责的意见》,明确其协助监督村务并收集村民意见建议、受理村民信访举报等六项职责,推动村级监督日趋规范化。
注重全程监督,促使“小微权力”不任性。充分发挥村纪检委员“贴身”监督的优势,对村级重大事务实施“嵌入式”监督。事前,村纪检委员参与本村“三重一大”事项的讨论、决策,监督村级“三议两公开”制度执行,保障决策程序民主、过程及结果公开、事项真实,截至目前,全区各村居共否决不合规、不合理决议300余项。事中,对村集体决策的事项进行跟踪督办,对中途变更的事项要进行核实、记录、把关。对群众关注的农村“三资”管理、工程项目建设、惠农政策落实等情况开展检查,及时发挥监督“前哨”作用。事后,对支出账务进行审核把关,确保账票对应、内容真实。同时,主动到农户家中倾听群众心声,收集问题线索。以此,实现村务监督的事前、事中、事后全程监督。
健全保障措施,提高监督工作积极性。一是建立配套制度,通过完善工作例会、学习培训、沟通协调、工作回避、保障激励和责任追究等六项配套制度,从机制上推动村纪检委员履行监督职责。二是提升实战水平。镇街纪(工)委、监察办采取集中培训、现场督导、跟班学习、交叉互查等多种方式,解决村纪检委员不会监督、不善监督的问题。三是激发干事活力。结合淮阴区实施的村干部资格认证,明确村纪检委员岗位级别与薪酬待遇,对于表现优秀的,优先向组织推荐使用,从而提高了村级监督力量工作的积极性。(杨韬 作者系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
信息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