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集体所有的那块鱼塘,承包价格是十年前定的,这么多年一直没有调整,现在合同就快到期了,应当根据当前行情调整承包价格。”
前不久,安徽省淮北市杜集区南山村村小组监督员李时昌向村纪检委员郑奎武反映问题。
“这个问题我们也注意到了,村里正在考虑重新对外招租,到时候还得邀请你和其他监督员一起来监督招租过程呢。”郑奎武说。在得到肯定答复后,李时昌第一时间将消息告诉了村民。
在杜集区,像李时昌这样的村小组监督员共有139名,他们活跃在“小微权力”监督的最前线,对村务决策及执行、村(社区)“两委”班子履职和廉洁自律等情况开展监督,成为该区构建监督网络的重要一环。
“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重要部署的落脚点都在乡村。设立村小组监督员,以下沉式、嵌入式监督,推动基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不断提升,确保政策落实不走样。”杜集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监委主任王瑶菡表示。
杜集区纪委监委于今年5月印发《关于在村(社区)选聘小组监督员的通知》,7月下旬,全区41个村(社区)139名村小组监督员全部完成选聘。他们中,既有老干部、老党员,也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具有政治认同高、综合素质强、群众基础好的特点。
为了确保村小组监督员敢于监督、规范监督,杜集区纪委监委出台工作办法,明确了管理培训机制、主要职责、工作流程等,为村小组监督员规范开展工作提供遵循和依据。
“有制度撑腰、规范引路,小组监督员工作劲头十足。”谈起村小组监督员近一段时间以来的工作状态,杜集区高岳街道纪工委书记陆松魁说。
今年10月,杜集区纪委监委又编制了《村级“小微权力”清单》,绘制了村级“小微权力”运行流程图。村小组监督员+“小微权力”监督清单,监督之网收得更紧。(本报通讯员 商祥荣)
信息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