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廉政要闻 > 廉政时评 >

把“功成不必在我”化为为官从政智慧
时间:2017-09-05 10:38:00  来源:洪泽纪委  作者:洪泽纪委网站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讲过“领导干部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不贪一时之功,不图一时之名”,踏踏实实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情。

“功成不必在我”出自于在文学、哲学、史学、考据学、教育学等诸多领域造诣颇深的胡适先生之口。习总书记借用这句话,旨在用以匡正领导干部的政绩观,要不问前程,埋头苦干,接力奋进,久久为功。

但当前通过了解发现,个别党员干部不是在干大事、创大业上做文章,而是在“功成不必在我”上“动歪脑筋”,认为既然“功成不必在我”,何必“跟自己过不去”、“找麻烦”。“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难作为不如不作为,如有质疑则以“功成不必在我”做“盾牌”。如此,“功成不必在我”成了碌碌无为者的“挡箭牌”。

“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功成不必在我,并不是功成不能在我。领导干部要树立“功成不必在我”,但“功成必定有我”的事业心、责任感、荣誉感。“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领导干部为政一隅,不但要为地方留下源远流长的“物质财富”,还要为群众留下有口皆碑的“精神财富”,这样我们才真正算得上为百姓办了实事好事。

功成不必在我,体现了领导干部的大局意识。中共十八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全党要进一步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大局意识强调的就是从整体、全局出发,对事态进行综合考量和谋划。说起河南兰考“除三害”,人们就会想到焦裕禄;提及福建东山治风沙,人们就会怀念谷文昌;看到山东寿光的蔬菜,人们自然会忆起王伯祥……。可以说,这些地方现在翻天覆地的变化经历了多任领导干部的不懈努力,经过了几代人的艰苦奋斗,最终“功成名就”、如民所愿。而这,都是“功成不必在我”的真实案例和生动写照。

功成不必在我,展现了领导干部的为民情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宗旨。习近平总书记曾讲,心中有民,这是我们力量的源泉,胜利的保证,是我们每一个干部、党员存在的价值所在。心中有民就要为民而为,就是想事情、干事业,一切要从人民的利益出发,以人民的要求为标准,以人民的满意为目标,不戚戚于任上政绩惊天,不耿耿于任上声名显赫,只问自己在任时为百姓做过什么,留下什么,是否能够经得起群众考验、社会考验、历史考验。


主办:中国共产党淮安市洪泽区纪律检查委员会
版权所有:中国共产党淮安市洪泽区纪律检查委员会
苏ICP备202104473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