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新近印发了《关于严格市级机关事业单位编外人员使用管理的通知》。《通知》称,今后,成都市党政群机关、参公管理事业单位和行政类事业单位原则上不得使用编外人员,原已核定的逐步消化,未经核定不得新进编外人员。而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将从严控制使用编外人员;公益二类由主管部门实行严格控制和管理。(据《四川日报》)
成都市给自己定规矩,自“捆”手脚,规范用工行为,这种态度和趋势符合民意。
别小看“临时工”问题,它不仅仅是网民调侃的“替罪羊”,是一种“公关武器”,还隐藏着其他鲜为人知的问题: 一是滥用“临时工”造成机关人员膨胀、机构臃肿。有些本来该正式工去做,但正式工以种种理由推诿、踢皮球;有些事单位碍于其背后的人情关系,不敢得罪,只好请“临时工”来干,导致“临时工”越来越多。
二是滥用“临时工”的背后掩藏着“近亲繁殖”的流弊。进机关当“临时工”并不是谁都可以做到的,必须有关系,导致机关“临时工”的社会关系盘根错节。虽然他们没有正式编制,但因为有“后台”,所以其工资水平并不低,还经常获得很多“美差”,可以捞不少“外水”,算算收入,机关普通公务员还不如他们。同时,“临时工”往往掌握很多内幕消息,成了“灵通人士”,又抬高了其身份和地位,一些没有社会关系的普通公务员还不得不“拉拢”这些能量大的“临时工”。
三是滥用“临时工”成了某些人规避人事制度的“偏门”,机关进人有一条铁的制度:凡进必考。有的“关系户”压根儿考不进来,但是,以“临时工”身份进来却没有制度约束,只要“一把手”同意,想进就进,既成事实后再搞“内部考试”等办法,目的就达到了。
缺少制度规范的机关“临时工”就是一个隐形“腐败暗道”,既是“机关病”的“病因”之一,又是用人腐败的“幽灵”,依法依规严格约束使用“临时工”行为,是对机关用人问题所动的又一次“手术”。
遗憾的是,成都约束机关使用“临时工”的态度并不坚决和彻底,存在拖泥带水现象,“原则上不得使用编外人员”的制度表述,为少数人留了一道突破原则的“后门”,这个必须堵上。 (沅陵县王捷)